桃園農地,買桃園農地,桃園買農地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桃園農地,買桃園農地,桃園買農地.休閒農地.買桃園市可以分割臨路農地出售出租資訊.找便宜的投資桃園農地買賣,找桃園農地價格實價登錄行情,桃園買地,桃園買土地,桃園農地買賣,桃園農地出售,請指定桃園買農地網站-www.大桃園土地廠房買賣.tw-0937961813.

第1頁11291131最後頁
共11460筆/共1146頁
士林開發!3大都更案蓄勢待發,業績逐年大躍升2021/05/13發佈

士林開發(股票代號5324)2021年跨出深耕30餘年的士林、天母地區,挾著「好宅建築者」的口碑,開始在台北市其他區域準備大放異彩,根據股市公開觀測站的資料顯示,目前士林開發除了承德路的都更新案之外,在台北市大安區瑞安段、通化段,還有都市更新案積極推動中,目前獲悉,承德路的都市更新案的總銷售金額就達到約50億元規模,而其他進行中的都市更新案,也都是市區內大面積的大案子,以士林開發過去30餘年在天母地區創建出興建高端住宅好口碑的發展趨勢來看,前進台北市其他地區推案,也勢必朝著經典好宅規劃方向前進。


▲士林開發因為地緣關係,在士林、天母區域以興建精緻好宅的形象,贏得市場口碑,圖為士林開發所在的仰德大樓。

▲士林開發因為地緣關係,在士林、天母區域以興建精緻好宅的形象,贏得市場口碑,圖為士林開發所在的仰德大樓。

這家建設公司蓋的房子都很不錯!



士林開發與國內老字號的仰德集團、士林電機集團屬於系出同門,但是在經營的方向上則是各擅領域,多年來,士林開發因為地緣關係,在士林、天母區域以興建精緻好宅的形象,贏得市場口碑,區域民眾對於士林開發的印象與認知是「這家建設公司蓋的房子都很不錯!」包括市場知名的「靜安樹語」、「陽明致遠」、「臨沂若拙」、「木蘭居」、「知田」、「溪霞館」、「溪隄館」…等等知名高端住宅建案,都是士林開發的口碑業績。士林開發對於建築講究的是「精緻」,每一個建築細節都要規劃設計到符合居住者最佳的需求,對於建築營造施工的要求也是極為嚴謹,士林開發始終堅持「要蓋出自己喜歡、客戶滿意的房子。」



承德路50億元大案,即將登場



2021年,士林開發累積多年經驗,在團隊努力下,跨出深耕區域,轉進台北市其他精華地段準備推出更精緻優質建築,規劃許久的「大同區雙連段三小段都市更新案」,預計2021年中登場,該案基地約1009坪,將興建地上24層、地下5層的SRC(鋼骨鋼筋混凝土)黃金級綠建築,初步估計該案的總銷金額約50億元,是台北市區內下半年的焦點建案。









 


▲士林開發手中的3大都市更新案,將帶動業績穩健成長,圖為預計2021年6月即將登場的承德路案接待中心搭建實景

▲士林開發手中的3大都市更新案,將帶動業績穩健成長,圖為預計2021年6月即將登場的承德路案接待中心搭建實景

台北市精華地段待推都更案



至於士林開發整合「大安區瑞安段都市更新案」,則是基地面積約529坪,產品規劃為地上17層、地下4層的SC(鋼骨結構)高端住宅大樓。大安區另一塊都市更新案則是「通化段四小段」,基地約679坪的自辦都更建案,建築規劃為地上22層、地下四層的SC(鋼骨結構)。這幾件都市更新案都位處台北市區內精華地段的高房價區域,加上基地都不小,市場估計未來一旦推出後,應該都是區域內的指標大案。



財務表現應該會「倒吃甘蔗」



根據瞭解,這些都市更新案的地主願意與士林開發合作的主因,則是過去士林開發一直堅持在市場建立出的專業形象與良好口碑,讓地主們願意與士林開發一起合作,共同為提升台北市美麗的建築天際線而努力。市場人士指出,這幾個大型的台北市都市更新案,將持續為士林開發帶進穩健的業績,根據財務資料顯示,士林開發2021年3月合併營收年增率達68.32%,預計在這些建案陸續推動後,未來幾年的財務表現應該會「倒吃甘蔗」越來越好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去年六都增2.4萬筆36年以上老宅房貸 雙北佔6成2021/05/13發佈
雙北老屋多,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資料顯示,36年以上老宅房貸數量佔六都的6成,其中新北老宅房貸增加數量位居六都之冠,平均房價約855萬元,購置平均約26.3坪的老宅。(圖/林榮芳攝)

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資料顯示,2020年六都屋齡36年以上老宅,共約2.4萬筆新增房貸,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新北市,共有7380筆,平均購置總價855萬元的老宅,最貴的則是台北市的1703萬元。雙北市的36年以上老宅新增房貸數量,就佔了六都的6成,若以區域來看,老宅市場明顯南不如北,且貸款條件也遜於雙北市,不過桃園、台南與高雄去年老宅平均價格不到600萬元,對於首購自用仍有一定吸引力。



台北市因為危老盛行,加上市中心的公寓普遍屋齡都在30多年以上,因此購置老宅的狀況還算普遍。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台北市房貸利率最低,銀行鑑估成數六都最高,反映台北市房子雖老,但仍是銀行眼中條件不錯的抵押品,有些老宅甚至還有機會參與危老或都更改建,去年北市36年以上老宅平均房價約1703萬元,平均每坪單價約55.7萬元。



至於新北市則是受到房價逐漸攀升,加上大台北地區的捷運網絡不斷向外擴張,民眾對於捷運站點周邊的老宅接受度提升,因此去年老宅房貸增加數量位居六都之冠,平均房價約855萬元,購置平均約26.3坪的老宅,從坪數面積來看,應該有不少比例屬於公寓型產品。



不過大台北以外的區域,因為區域內大樓型產品逐漸受到消費者歡迎,因此屋齡36年以上老宅並非市場主流,桃園、台南與高雄,去年36年以上老宅,申請房貸銀行鑑估價格平均不到600萬元,且貸款利率1.63~1.68%也高於北市的1.51%,不過坪數面積相對北部大一些,研判除了老公寓產品以外,有些成交可能是老舊透天厝產品。


(圖/報系資料照)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資金出不去 花蓮2千萬別墅搶手2021/05/13發佈
▲花蓮市除自住買盤,近期中高總價案件也屢有成交。(圖/NOWnews資料照片)

花蓮近期不動產買氣熱絡,尤其以花蓮、吉安等市區最受買方青睞。在地房仲觀察,自住客偏好中低總價物件,外地置產客則鎖定總價1500萬,甚至2000萬以上中大型案件,包括可做民宿的電梯別墅、農舍、店面,甚至是未來有「農變建」議題的農地,使整體買盤逐漸呈現M型化趨勢。



花蓮地政事務所公布歷月不動產買賣案件統計,全縣連續4季,土地買賣筆數與建物買賣棟數加總逾2000筆(棟),其中以花蓮市交易量最多,其次為吉安鄉。



住商不動產花蓮林森加盟店店長林偉彬指出,花蓮的自住剛性需求穩定,在地客多半仍較能接受中低總價物件,例如千萬以內的透天產品,或者部分買方也能接受屋齡新、單價2字頭,以總價取勝的新大樓或華廈。



但外地置產客偏好的標的則剛好相反,據林偉彬觀察,過去一年來由於市場上熱錢多,不少資金移入花蓮不動產市場,主要以市中心周邊區域為主,包括店面,以及可用來自住、度假,或是經營民宿的電梯別墅、農舍,總價多半都在1500萬,甚至2000萬以上,頗為搶手。



此外,林偉彬表示,花蓮有兩處重劃農地,預計5年內將從農地變更為建地,由於目前土地取得成本尚低,也吸引許多外地置產客目光,例如福德段土地靠近花蓮市區,今年初每坪價格約5萬元,如今漲至約7萬元;壽豐志平段則是面積廣達115公頃的重劃區,土地則已從每坪約2萬元,目前行情則約3萬元。



林偉彬指出,自住客鎖定的中低總價物件買氣一向穩定,近期置產客偏好的中高總價產品又有愈趨搶手的狀況,才使花蓮整體交易量相當突出,但也讓整體買盤逐漸呈現M型化趨勢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受疫情影響,國旅正熱,但許多在地民宿業者反映競爭激烈,生意並不如預期,因此,下半年會不會出現民宿產品的出售潮,是值得關注之處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安南建設逾45億 持續吸引買方2021/05/13發佈
▲安南區九份子重劃區將有一所新學校,今年招生、開學。(圖/NOWnews資料照片)

台南市府投入逾45億打造安南區域建設,在地房仲指出,過去安南區常被詬病機能不足、有淹水疑慮,透過新設學校、治水等各項建設,漸漸補足原先不足之處;此外,再加上安南區房價相對親民,即便目前政府祭出打炒房政策,年輕購屋族仍有信心買進,使房市受衝擊程度有限。



安南近期區域建設頻傳,全市第一所採九年一貫的九份子國中小工程進度已破7成,將於110學年度開學,滿足周邊學區學生就學需求;另包括安中抽水站、十三佃聚落與六塊寮排水工程,及建設亞太棒球訓練中心、嘉南大圳水上運動訓練中心等,總投入經費達45.6億元。此外,由於安南腹地大,市府預計會輔導24個市地重劃案,完善公共設施、開闢計畫道路,將是台南重點發展區域之一。



信義房屋安南海佃店專員郭鎮彰表示,安南區本身地理位置就近北區,往來南科也便利,且房價相對親民,唯過去常被詬病部分區域有淹水疑慮,或是機能不足,但隨著區域建設愈加成熟,可望增添買方買進的誘因。



郭鎮彰進一步說明,政府祭出打炒房措施,買盤難免呈現觀望,期待房價是否有修正可能性,但以安南區來看,無論建物移轉棟數、第一次登記件數都居於全市前段班,可見短期之內,買方信心依舊強烈;安南區的土地移轉筆數也是全市最多,也代表建商對當地中、長期發展有信心。



至於房價部分,郭鎮彰也觀察到,相對親民的房價,是年輕購屋族持續買進安南區的另一主要原因,尤其40歲以下買方特別多,使整體房市受政策衝擊有限。舉例來說,除建坪每坪10萬元的成本外,地坪30坪透天,單看土地價格,安南區約700萬,相鄰的北區則約1200萬;以總價帶來看,安南靠近北區的全新透天約介於1400至1500萬間,若是1200萬預算,則約能買到10年左右物件,並逐漸向外圍區塊遞減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自主都更!「她」耗11年老房變新宅2021/05/13發佈

「自主更新」雖然可以省去建商從中抽成,甚至黑心建商的剝削,但畢竟整合不易,除了需要住戶強大的凝聚力,還有一個很有份量的領導。台北市自主更新首例「水源都更」就是靠著70歲的碰姨,花了11年時間說服177戶,成功讓老房變新宅。


「水源都更」為台北市自主更新首例,耗時11年說服住戶將老房變新宅。

都更原住戶陳先生:「這以前是地下室,以前這邊是地下室,市場用地的地下室(所以那時候其實很髒亂?)很髒亂。」



走進社區,很難想像幾年前還是年近半百的老公寓。



都更原住戶陳先生:「很老舊啊(那時候已經多久了?已經55年了)蚊蟲很多啦,很髒亂這樣子。」



外牆滿滿漏水痕跡,不只環境髒亂,甚至牆面上都出現裂痕,住戶住得心驚膽戰,但如今能夠老房變新宅全靠「她」。


過去的社區環境髒亂,外牆上的漏水痕跡清晰可見。

碰姨蔡曾月靜:「大家都要同意,你不同意也沒有辦法蓋啊,住戶不好溝通,我們就一直給他講、一直給他講,有時候去給他打門,他門不開還給你關門。」



70歲的蔡曾月靜綽號「碰姨」,當年推動自主更新,說服177戶住戶,前前後後花了11年。



因為整合基地多方協調,需要一個有份量的領袖,不只住戶得全數同意,還要負擔土建融資和房價下跌風險,讓自主都更案推動難度高。


70歲的碰姨是「水源都更」的幕後推手,花了11年的時間說服177戶住戶。

碰姨蔡曾月靜:「當然給公辦的他給你付錢啊,他給你蓋的,我一間給你多大(坪數),對啊會少啊,會給(建商)他抽啊。」



水源都更是台北市自主更新首例,總坪數有300坪,以他們自主更新的案例,1坪換1坪,坪數沒影響,但若是公辦透過建商就會被抽30%,總基地只剩210坪。


自主更新推動難度高,必須整合住戶還得承擔許多風險。

房仲陳泰源:「在新北市大約是300%(容積率),那如果是台北市大概是225%(容積率),換言之就是1坪土地在新北市可以換3坪的建物,但如果是換到台北士的話,1坪的土地只能夠換到2.25坪的建物。」



住戶自己發起都更雖然不用跟建商分坪數,還能獨拿容積率獎勵,但過程不只耗時,通通還得自己來,但能擁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家,再苦也值得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疫情起!專家:在房市人人都是演員2021/05/13發佈
▲國內疫情升溫,房市專家建議大家「暫停看屋吧」。(圖/NOWnews資料照片)

近日國內新冠肺炎COVID-19疫情升溫,今(12)日一口氣新增了16例本土確診病例,疫情除了威脅民眾身體健康,也直接衝擊經濟表現,台股盤中一度大跌超過1400點。許多民眾關心房市會否受到影響,對此,房市部落客Sway也呼籲大家「先暫停看屋吧」,更直言在房市「幾乎人人都是演員」,造假的狀況超級多。



▲疾管署公布的全台本土病例分布顯示,目前本土病例集中在北部及宜蘭地區。(圖/NOWnews資料照)



Sway在臉書粉專「Sway房市觀測站」發文表示,「不管新聞媒體網路群組,說房市有多景氣、有多熱絡、有多搶手,造假的狀況,超、級、多」。Sway轉貼了一則北市法拍屋的消息,指出屋齡六年還有九戶餘屋,「是賣不掉加價賣,還是自以為志玲卻只是如花,還是撐久了消費者就會投降,更或是貸好貸滿天價沒人要?」



Sway強調,「在房市,幾乎人人都是演員。不管是你的親朋好友,還是你自己,都無法誠實面對」。隨後Sway更模擬了3段對話情境:



Q1:你買多少?



不熟的人問:我買900萬。



熟人問:我買800萬。



爸媽問:我買1100萬,而且自備款不足。



Q2:你想賣多少錢?



不熟的人問:1500萬就好,根本就沒賺。



熟人問:1200萬就好,成本價賣你,一毛不賺。



爸媽問:900萬賣掉了,但是我對外都說賣1500萬。



Q3:你有多少自備款買房?



不熟的人問:500~1000萬吧,還有幾張聯發科。



熟人問:要先賣幾張聯發科才有現金啦,但今天崩盤。



爸媽問:只有50萬…



戶頭上:只有20萬,以及長榮航。



Sway最後建議大家,「先暫停看屋吧,疫情警報又出了!」(編輯:倪浩軒)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報稅季 購屋、租屋節稅關鍵在這2021/05/12發佈
▲5月報稅季來臨,有買賣房屋、租屋的民眾要特別注意報稅須知。(圖/NOWnews資料照片)

5月報稅季來臨,包括要繳納綜合所得稅、房屋稅。其中,綜合所得稅部分,房市專家提醒,過去一年如有出售2016年前取得的房屋,則不適用房地合一稅制的房屋,獲利部分需於今年5月一同納入申報;另外,購屋及租屋族,租金與房貸利息均可列舉扣除。



房地合一稅是在2016年元旦實施,因此,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專案副理郎美囡表示,若在去年出售2016年以前取得的房屋,不是採用房地合一稅制,仍適用舊版稅制,也就是按房屋出售的價格計算交易所得來課稅,獲利部分納入5月的綜合所得稅一起申報。



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進一步說明,適用舊制的屋主,常認為可依出售時的「房屋評定現值」去計算交易所得,因為房屋評定現值通常比成交價格低,所需繳納的所得稅也較低;不過,實價登錄已於2012年上路,換言之,2012年以後買賣房屋的成交價格「一目了然」,若屋主用房屋評定現值申報,而非實際成交價格核實申報,就有可能被查到逃漏稅,而需補稅,甚至部分屋主如未注意補稅的通知,未在期限內補繳,還會有「補加罰」的條款,需特別注意。



針對有買房、租房的民眾,郎美囡則提醒,租屋族若獲得房東同意,房屋租金可憑租金支付證明、租賃契約,申報列舉扣除金額。至於購屋的民眾,若名下的不動產符合自有自用,意即沒有出租、營業等用途,且有申辦房貸,借款利息也可列舉扣除。但曾敬德強調,若是二胎增貸,則不適用。



除綜合所得稅外,房屋稅也於5月開徵,此次課稅期間是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。曾敬德說,通常是收到稅單後就去繳納,較不會發生搞錯申報方式的狀況;郎美囡額外提醒,自用住宅稅率較低,僅1.2%,民眾若持有的房屋符合自用住宅條件,包括房屋沒有出租或營業,房屋是供本人、配偶、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等,全國合計持有3戶以內,記得要提出申請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 

買房漏水又遭建商嗆 網友震怒:應是遮風避雨的家卻搞成這樣2021/05/12發佈
屋主買房碰漏水,找來水電卻被建商嗆「專門騙錢」。(圖/林榮芳攝)

「台灣房子漏水跟馬路鋪不平是常態了噎」網友一句話道出台人悲劇,一名屋主在臉書社團反映自己買房不到一年,不管下不下雨「牆面都是濕濕的」,連續兩次找建商處理,卻被以「廣告文宣上寫的防水保固5年是屋頂防水保固,不是室內保固」為由搪塞,屋主爆氣表示「走法律了」。



一名屋主在《靠北建商2.0》上反映自己買房不到一年,4月開始牆體就開始整面牆都濕濕的,雖不到滴水程度,但手摸上去會濕,找建商處理,建商卻表示:「廣告文宣上寫的防水保固5年是屋頂防水保固不是室內保固」、「只能打針處理」,且費用還要「各付一半」,讓這名屋主焦急上網詢問:「合理嗎?」



經過網友建議後,屋主找來做水電的朋友以紅外線熱像儀探測室內管路,表示「牆壁上有一支管路漏水顯示儀的溫度圖有很明顯落差」,再次找建商談,卻先被建商嗆沒有第三方公證、專業單位開的證明、證照、合格登記執照就等同於半途出師的兩光水電,是「專門騙錢」的。



屋主指出建商依然認定室內漏水不屬於防水保固範圍,僅表示:「願意幫你出一半的打針費用」讓屋主氣到要打牆抓漏,跟建商打賭「若是管路漏水你要保固維修,管路沒漏水費用我自己承擔」但建商不肯,反指屋主是「現狀交屋」,有任何問題都是「住戶自己承擔」,讓倒楣屋主無奈表示:「先寄存證信函,走法律了」。



文章發布後,留言網友表示:「該給驗屋公司賺的別省」、「應該是遮風避雨的家,搞到蓋完新屋漏水是天經地義的」、「先找到證據是防水問題沒做好導致滲水,然後確認合約是5年以及沒有任何但書,很多建商會跟你玩文字遊戲,如果是打針那就一定是施工瑕疵」。



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109年所公布的資料糾紛表顯示,因房屋漏水而產生糾紛的案件加總起來高達217件,是所有糾紛問題之冠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 

自然人第二戶限貸 能實現居住正義?2021/05/12發佈

日前中央銀行前、現任理事聯手出書,批前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任內的低利政策,造成台灣房價高漲。在國立清華大學舉辦的彭淮南名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暨茶會上,彭淮南於演講時指出,「利率的影響是全面的,房地產市場只是整體經濟的一部分,為穩定房市而大幅提高利率會傷及無辜,且台灣住宅每100戶僅有26戶向銀行借款,利率影響有侷限。」



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,若100戶住宅中,僅有26戶向銀行承作房屋貸款,是否相比其他沒貸款的74戶,貸款者才是口袋相對淺的族群?而若未來中央銀行的第三波的信用管制措施中,祭出了「自然人第二間房貸限貸五成」措施,那備受衝擊的,是否正是口袋相對不深,卻亟需換屋的民眾?



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,換屋原因百百種,選在低利率時出手買房的原因就相對好解釋了,無非是手頭資金相對有限,才會需要貸款,才會重視利息金額。而若「自然人第二間房貸限貸五成」上路,使需貸款的換屋族因縮回去存自備款,導致市場需求降低,進一步使市場退溫,房價漲幅減緩。最終得利的群體,是否正是因手中資金充沛,而安穩留在市場上,房屋需求卻相對不急切的投資、置產族?



如此一來,祭出「自然人第二間房貸限貸五成」的信用管制措施還能算是「健全房地產市場」方案、落實居住正義的一環嗎?需留下一個大問號。









 


圖片/住展房屋網提供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北市調囤房稅重傷建商?10%滯銷新成屋稅率恐翻倍2021/05/12發佈

台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日前審議「建商囤房稅」、《台北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》修正案,自2019年提的草案,終於在討論過後送出委員會,依照修訂,未來起造人(建商)的房屋稅將調整為前18個月2%,之後才調回3.6%,不過仍待相關法案送大會二、三讀通過才會實施。根據北市府資料,自2017年7月實施現行的建商囤房稅(前3年稅率1.5%)以來,超過7成以上房屋都能在1年內售出,超過3年以上未售出的,分別為2017年的19%、2020年的15%,但若改為18個月優惠,1成新成屋可能會受影響。



台北居大不易,尤其是想要在台北市買房,對不少人來說都是龐大負擔,為了打擊囤房行為,北市目前的住家用房屋稅率,單一且自住為1.2%,2戶為每戶2.4%,3戶以上稅率為每戶3.6%。而對於建商起造房屋之後,目前市府給予3年優惠期,前3年每年每戶房屋稅為1.5%,不過日前有市議員認為優惠期過長,因而提案修改。(延伸閱讀:北市調高建商囤房稅成藍綠共識?她曝最大隱憂


預售屋(新新聞資料照)

台北居大不易,尤其是想要在台北市買房,對不少人來說都是龐大負擔。示意圖。(新新聞資料照)



台北市議員邱威傑2019年提案修改《台北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》,希望將年限改為1.5年,至於稅率則為2.4%,台北市政府財政局也提出相對應的修正案版本,將優惠年限改為1年,稅率則是1.5%,之後變回3.6%,但財政局版本在大會被擱置1年,始終沒有闖關成功,邱威傑在去年3度被暫擱之後,憤而在直播中怒嗆市議員陳建銘,陳建銘隨後也提出自己的版本,直接取消優惠年限、直接課徵3.6%,隨後又有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版本,給予優惠期半年、稅率2%。



市府版本在去年11月終於通過一讀,進入法規委員會,上個月在法規委員會開會安排此案討論,在經過2次會議後,決議以優惠期1.5年、稅率2%送出法規委員會,接下來若排進大會審查,有機會就此通過二、三讀程序。


20201023-無黨籍台北市議員邱威傑23日於市議會質詢。(顏麟宇攝)

台北市議員邱威傑(見圖)2019年提案修改《台北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》,希望將年限改為1.5年,稅率則為2.4%。(資料照,顏麟宇攝)



不過,細看此次修改條例,優惠年限直接砍半,優惠稅率調整成2%,比原先的1.5%略高,對於建商(起造人)來說,將期限改為1年半,是否影響巨大?



而建商囤房稅的優惠,是自2017年7月起才有3年內未出售者,按現值1.5%課徵房屋稅。根據北市府提供的數據顯示,2017年獲得使照的住宅共計2683戶,其中1年內售出、移轉的就有1570戶,占58.52%,1年至1年半售出移轉則有155戶、占5.78%,至於1.5到3年間賣出移轉的占13.45%,其餘3年以上以及尚未售出的,則占22.25%。



而2018年北市獲得使照的住宅共計4170戶,其中1年半內賣出的就有3076戶,占73.76%,條例若修改後受影響較大的1.5年至3年內售出的,則有10.5%、438戶,其餘15.73%的戶數則是3年以上售出或目前仍未售出。



至於2019年獲得使照的4071戶,1年半內售出移轉3123戶,占76.71%,2020年1、2月份獲得使照、銷售滿1年的748戶中,有高達628戶,也就是83.96%也在1年內就售出,至於2020年3至12月獲得使照、銷售尚未滿1年的3163戶,銷售率也已達7成以上。綜觀而言,以近年數據來看,自2017年起,大部分房屋仍在獲得使照後1年內售出,占比基本上在7成以上,最差的2017年也有近6成,不過加上1年至1年半的數據,大約都在7成5上下,而1年半至3年內售出的房屋,約占出售新成屋的1成左右。


20210509-SMG0034-E01-北市住家用房屋核發使用執照出售統計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第1頁11291131最後頁
共11460筆/共1146頁
聯絡資訊
地址:桃園市大園區中正東路二段608號
電話:0937-961-813
0937-961-813客服電話
傳真:03-381-1279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大桃園土地廠房買賣.tw-Web-QR-Code
Line QR Code
http://www.大桃園土地廠房買賣.tw-Line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158,363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桃園農地,買桃園農地,桃園買農地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